农村综合改革示范村,农村综合改革示范村项目
...展开 ...收起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满足要求的村有
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王村
获奖合影
获奖合影
天津市西青区大寺王村镇北邻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天津微电子城。该村距天津港10公里,距天津国际机场15公里,距市中心15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全村580户,人口1862人,占有土地4000余亩。 在天津东南方跃出了一颗耀眼新农村,这就是大寺镇王村。王村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示范村”,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AA旅游景区”,被天津市旅游局定为天津市旅游“涉外村”。国家央视4台以《走遍中国》栏目向世界播放了王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风貌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这些年,凡是国内外客人到王村参观旅游的人看到王村巨变都惊叹不己。王村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沐浴下,艰苦创业,实现了农村城市化。村里生活环境和谐有序,家家户户住进新楼房,电脑、电话、汽车走进农家,村民过着“干有所为,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其乐融融的城市化生活。这一切与王村领导团队的核心人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于盛宽同志带领一班人艰苦创业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密不可分的。
十几年来,盛宽书记不负众望,带领王村领导两委班子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去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使坚苦创业的丰硕成果惠及给老百姓,使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一、推倒了所有危陋平房,建成28万平米的新楼房,家家户户住进了别墅和公寓楼,户户生活设施现代化。喝的是滦河水,做饭点的是天燃气。
崭新的马路和太阳能路灯
崭新的马路和太阳能路灯
投巨资在村里开发建设了6公里柏油路,道路两旁安装了太阳能照明,公交车进王村,给老百姓出行带来方便。同时投入资金彻底改造污水河对环境污染问题,将地上污水改造成地下涵洞排放。使人们生活在干净、文明的环境里。
王村音乐喷泉广场
王村音乐喷泉广场
王村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在不断提高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中,同时还加大投资力度,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要求,在村中投巨资开发建设了3万多平米大型的“音乐喷泉广场”和2400平米的村青少年活动中心及文化活动中心,建立了农民书屋、村民学校、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乒乓、台球室。
三星级旅游景区峰山药王庙
三星级旅游景区峰山药王庙
为弘扬历史文化,开发旅游资源,王村修复了千年古刹—峰山药王庙,以此纪念药王孙思邈。王村先后接待了罗马尼亚、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美国、坦桑尼亚、赞比亚、香港、台湾等地区旅游团体。
...展开 ...收起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关于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的通知。
示范村的创建标准如下:
1、村党组织领导有力,村党组织班子团结、工作规范,对村级各类组织实现统一领导,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
2、村民自治依法规范,村民自治制度健全、议事形式丰富,村务监督机构普遍建立并依法参与监督,村规民约为广大村民知晓并认同,能有效调动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
3、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经常开展群众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法治文化活动,能为村民提供便捷的法律基本服务,村“两委”成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村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
4、文化道德形成新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建立崇德向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5、农村社会安定有序,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综合治理,各类组织和人士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矛盾调处机制健全,有效抵制黑恶势力、封建迷信活动和不良社会风气,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越级上访和非法宗教等活动,村民关系和谐。
...展开 ...收起
农村综合改革--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推进乡村振兴。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离不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认真落实农村综合改革相关重大举措,切实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具体包括:抓住农村改革的关键环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稳妥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示范。大力推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法人治理机制、经营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和权益分配机制,逐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启动修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作用,扩大奖补政策覆盖范围,改善村内公益设施条件,发挥利民便民的长效作用。配合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济发达镇改革等相关改革工作。
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院“专注三农,服务城乡”,提供规划设计、产品运营、数据信息、科技合作等一揽子、接地气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综合解决方案、科技产品和专业服务。
...展开 ...收起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
1、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类型分为三类。其中,保障基本示范村,应因地制宜改建或新建基本生活设施,实现3个基本保障:有基本安全保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基本防灾减灾设施和措施齐全;有基本生活保障,供水、道路、用电等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有基本卫生保障,村庄环境干净整洁,人畜实现分离居住,消除蚊、蝇、鼠、蟑危害。
2、环境整治示范村,应已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在以下3方面取得成效:污染有效控制,实现农村垃圾全面收运、有效处理并长效保持,无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生活污水处理覆盖60%以上常住居民且稳定运行,90%以上农户及公共场所使用卫生厕所;公共环境整洁,公共空间和农户庭院整洁且普遍绿化,坑塘河道消除黑臭水体并保持干净,无乱堆乱放;管理规范有序,已编制村庄规划或制定村庄整治方案,农房建设有管控,基本消除私搭乱建,村规民约管用,民风民俗规范。此外,美丽宜居示范村,应达到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通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6年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要求。
...展开 ...收起
桐柏2022年项目计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安排项目6个(产业发展类),计划投资5823万元,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及时帮扶,防返贫。支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计划实施8个项目,安排资金2312万元(含以工代赈项目)。十面红旗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共计47个,其中脱贫村22个)重点倾斜项目,用于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壮村集体经济。共计划实施64个项目,投资15957.962万元。用于农业农村局高标准良田建设,水利局水保、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建设项目等8个项目,投资10185万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个项目,合计4791.37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和第一书记经费计划安排1925万元。用于培育我县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茶、艾、菌、兰等)计划安排资金6179.9万元。
...展开 ...收起
脱贫成果巩固好、干部队伍打造好、基层组织建设好、乡村治理运行好、特色产业发展好、村容村貌改造好、乡风文明培育好、生态环境保护好。
...展开 ...收起
(1)①土地流转只是土地经营权或使用权的转让,没有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是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完善。(2分)。
②土地流转有利于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完善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2分)。
③实行土地流转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增加转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民的收入。(2分)。
④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2分)。
(2)①安徽省政府对新土改政策的安排,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可以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3分)。
②尊重农民的意愿,并将从政策层面做更细致的安排,可以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民主决策。(3分)。
③安徽省政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有利于保持政府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树立和维护政府权威。(3分)。
(3)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我国,解决这一基本矛盾,要通过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安徽省通过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改革措施,完善了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4分)。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调整和完善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步伐。(4分) 。
试题分析:
(1)本题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我们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新的土地改革政策不仅明确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没有改变农村的集体经济的性质,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根据材料“同时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可知此举实行土地流转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增加转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民的收入;根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知,有利于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完善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根据“这样的政策指向会逐渐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步伐”可知这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2)对于新的土地改革政策,安徽省政府还将进一步充分调研,尊重农民的意愿,并从政策层面做更细致的安排,体现了首先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这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的体现;其次体现了政府坚持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体现,这有利于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再次是这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实行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的体现。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应该很容易上手。
(3)考生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因此考生应该明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次考生要明确的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分析安徽省新的土地改革政策举措。因此考生可以从两点进行分析说明。一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通过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安徽省通过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改革措施,完善了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角度分析说明,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调整和完善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步伐。本题虽然切口不大,但是这部分内容学生不是很容易组织语言,因此有一定的难度。
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 http://starnote.cn/article/6c57ad53412d57230e764677.html原创文章,作者:荼兰智能营销笔记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rnote.cn/article/b89efe82119b0f7d6a66fa2c.html